秒读网【miaodu.cc】第一时间更新《爆!系统44驾到:直播通古》最新章节。
这么大权力啊……
朱允炆自然是知道——权力有两种选择,分封,或者集权!
爷爷做出了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答案!
本来是需要参照前朝的经验,加上爷爷本身的性格,当时所有人都觉得爷爷应该选择集中权力才对,可出人意料的是,他选择的是分封。
或许,在爷爷眼中,他想要找寻第三种方法!他试图想问有没有第三种办法,既能分封儿子,又能依靠将领呢?
所以改良版分封制就出来了。
爷爷那么多儿子,成为藩王——地位非常尊贵,仪仗礼仪仅低于皇帝,不管多大的官,见了他们都要拜伏在地进谒。
藩王本来是什么样的?
藩王们有自己的王府,王府内有官吏。他们有自己的护卫亲军,还有护卫指挥使司,每个王府设三护卫,军士人数在数千到上万不等。
地方上的头头脑脑,每月初一、十五必须定期向藩王汇报工作,如果有什么事,藩王可以随时召见他们。
遇有战事,藩王还有权调动地方军队,王府的军官往往兼任所在都司卫所的指挥官,遇到需要调兵时,地方军事长官需要先得到当地藩王同意。
藩王要么不出征,领兵就是统帅……
虽然,朱允炆也清楚自己的叔叔们和之前历史的藩王们不一样,他们少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治理权。
叔叔们这些藩王没有臣民,也不能建国,连赏赐的封地也不能直接管理。他们不能任免官员,更没有地方行政的管理权,和官员们一样每年领工资。
参照前朝的得失,现在的分藩是结合了汉朝和元朝的分封制而来的,将治权和军权剥离开!
自己的叔叔是有军权,但是现在的军权,除了王府护军,都不是里面的内容了!
其他军队都是国家的,跟随藩王出征也是可以的,得有朝廷的旨意。
没有治理权等于无法收税,等于养不起兵!反过来,一旦他们有谁想要染指地方治权,这无异于宣布自己要造反,作为中央的朝廷立马就能反应过来。
朱允炆自己承认,爷爷的设计的确很厉害——
上面的思路的基本原则是“分藩而不锡土”!
自己不是不清楚——分藩的布局思路更是讲究,可是足足四条带状分布!
分布的设计思路是以北元为最强大的假想敌。
假设蒙古自北方来袭,他们要打穿第一、二道防线才能威胁到应天,这个时间已足够蜀王、湘王、楚王(第三道防线)率军顺江而下擒拿;来自南方的威胁较弱,有岷王和靖江王(属于第一道防线里面的南方防线)坐镇就可以了,就算被击破,同样要突破蜀、湘、楚形成的第二道防线才能威胁京师,此时在北方诸王的支援下,应天应当已是固若金汤。
这个设计同样也防备藩王作乱。
南北两线任何一个藩王要进攻京师,和敌人要面对的难度是差不多的;如果是内部两道防线的藩王造反,将受到中央和外线诸王的两面夹击。
另一个基本原则是:京畿地区不得封王。
这几条线都远离京师版块,在京师方圆四百公里内,没有分封任何藩王。这是历朝分封传下来的教训,毕竟是京畿要地,要是藩王突然之间在家门口造反,那皇帝就只能……了。
藩王之间是互相监督的形式,地方又和各个藩王之间又有监督!
这样,哪一种破坏都会被察觉、处理……
可……
朱允炆还是觉得危机感深重!
他自始至终,即使了解完爷爷朱元璋的所有精心布局之后,即使里面的门道自己也认识和学习了之后,可……
他还是觉得这个制度会不安稳啊!并且不安稳发生的概率极大!
并且在他的内心,是愈发觉得危机凸显的是爷爷给这些叔叔的太大的权力迟早会危及到中央的!
在他看来,“七国之乱”或许并不遥远!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乐文中文网】《黄昏分界》《我在古代搞文娱》【奇幻小说网】《赛博朋克:2075》《我以机缘觅长生》《不正常型月》《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非洲创业实录》《泰昌大明》
天才一秒记住【秒读网】地址:miaodu.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