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野》转载请注明来源:秒读网miaodu.cc
宁安然慢慢走着,努力去记住这些平凡的先辈,心情沉甸甸的。
倏地,一个名字闯入眼帘——周霂成。
缓行的脚步猛然顿住,心口一拧。
周霂成?
脑中跳出一段对话——
“宁安然,你这代签水平也就老张看不出来。”少年指着她试卷上的家长签名,嫌弃地说:“你这两个‘宁’字,写得一模一样。”
“那也比你家名字世袭好。”宁安然反唇相讥,鄙视他又在家长签名栏签下了“周司远”。
少年弯唇,大笔一挥,把签错的名字划掉,再笔走龙蛇地写下三个字:周霂成。
“这位就是周工的父亲。”杨帆低沉的嗓音将她从回忆里拉回来。
她抬眸,迟缓地问:“他是怎么牺牲的?”
“在一次援外的联合试射中,发射塔爆炸,老周工和几位国外的专家全牺牲了。”杨帆表情凝重地介绍着:“老周工是发射系统的专家,是袁老的得意门生,咱们现在仍然在使用的z3-j7就是他设计的。”
z3-j7,火-箭二级发动机的同泵游机,除了和二级主机一起在高空为火-箭提供持续的上升动力外,还承担了末速修正、姿态调整等任务,卫星、飞船等能毫无偏差地推入轨道,全靠它们。
这些都是宁安然在培训资料里学到过的关于z3-j7的记录。但在记录中,关于研制的工程师,资料上只有一个代号——动力系统3号。
没有周霂成的名字,除了内部人士,外界至今并不知道他对航天事业做出的特殊贡献。
宁安然垂眸,注视着墓碑上刻记的生辰。
“老周工走的时候,周工才16岁。”杨帆沉痛地说。
——
周霂成牺牲那天,宁安然和周司远正在北城参加“国才杯”决赛最后一场的即兴演讲。
周司远抽到的顺序在她前面,演讲主题是“无限”。和过去每场比赛一样,他的表现自信、松弛,从物理学的“熵增定律”作为切入,生动形象地讲述着关于生命、科学、宇宙和思想的“无限”……展现了非常扎实的口语素养和思辨能力,赢得一片掌声。
陪宁安然在后台候场的张广兴奋得两眼放光,直嘀咕:“稳了、稳了。”
舞台灯光照亮少年的脸,耀眼了整个会场。
快问快答环节结束。周司远步履潇洒地迈下台,全然不顾张广和其他选手的目光,抬手揉了揉她的脑袋,“不要紧张,我等你一起领奖。”
语气笃定而狂妄。
宁安然注视他坦然明亮的眼眸,心中的羞窘和紧张一扫而空。落落大方地点了点头:“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夏末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秒读网miaodu.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