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齿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秒读网miaod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长居景安,与三大暗阁的暗桩均无交集,想来......”
以宁实话实说,却不抬头,好比嘉宁书塾中受罚听训的糊涂虫。
但他其实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青竹阁本事再大,也没法将迎柳、听雪设于景安的暗桩查得一清二楚,迎柳、听雪对青竹阁亦是如此。所谓与柳如殷无交集的暗桩,指的仅是青竹阁这些年一步步探明的那些驻点。
宁展也明白他知了错,不再多加数落。毕竟以氏祖训如此。
琛惠二十四年,嘉宁、墨川、景安三地战火纷飞。
胜友如云的清流世家——汴亭元氏,忽然杜门却扫,家中年仅十五的元小娘子领着大队人马毅然投效墨川,疑有趋炎附势之嫌。此举引得大批文人学士一时对元家冷语不断,更则唾弃而远之。
元叶独自携家仆远赴墨川已是不易,却仍在途经景安时捎上了尚在襁褓的婴孩,令以氏医术免于失传。
琛惠三十六年,两州较劲十三年的车轮混战终于到头。
元叶依着“阿行”二字,为以氏遗孤定名以钟行。以钟行自小随元家家仆服侍元叶跟前,后娶妻生子,成为元太后宫中副掌事。
嘉墨七年,元叶之女与嘉宁善王得长子宁展。将满周岁的以宁奉着自己压根听不明白的父母之命,伴宁展同回嘉宁,至此与亲人分隔两地。
以钟行无条件托出幼子,即如以宁无条件听信柳如殷一般。
举手之恩,舍身为报。
景以承在边上似懂非懂地听着,以墨乏得阖眼,宁展一同往常负手沉思,倒像这三人心照不宣封了口,谁都不追问以宁。
-
池月东升,该回宫的回宫,该煎药的煎药。而早该被呛的那位,自也躲不过。
“元公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