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秒读网】地址:miaodu.cc
只不过,家里人还没忙两天,就收到消息,要去城里面交粮。
像他们村子,每家每户秋收的时候,收藏了多少,早就已经有官府的衙役前来报备过了。
每家要交的赋税有定数,然而那额外的一斗粮食,也是必定要交的。
为何要多交?村民们心里明白,这不过是当地官员搜刮民脂民膏的手段罢了。
在这片土地上,其他地方的官员贪婪无度,相比之下,只收一斗“压秤粮”竟成了难得的“良心”之举。
百姓们不敢有丝毫怨言,他们见识过邻村反抗者的下场,那些破败的房屋、离散的家庭便是前车之鉴。
他们所求不多,不过是在这乱世之中苟延残喘。
而且只是多教一斗而已,自从他们这个县令上任以来,说句实话,比他们之前待的那个县令不知道要好了多少,简直就是个大清官。
以前那位官员在任的时候,入城费那可是一人两文钱。
还有那赋税,谁家收成的多,那就得多交。反正老百姓对于现在这个官老爷还是十分满意的。
就连张时安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也并没有什么接受不了。
毕竟以他现在的情况,再说了,别说古代的官贪,……怎么说呢?水至清则无鱼。
反正只要老百姓能够过得下去
,对方都算得上是青天大老爷。
他们杏花村,直接把粮食挑到清水镇去就行,只有那些特别偏远的地方,则会由当地的官府设立一个固定的交粮处。
而这下面村落浇上来的粮食,这是要统一一步步交到上面去。
老张家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粮食,差不多他三个儿子一人交一担,再带上多的半袋子。
今年的赋税也算是够了。
第二天阿爷他们就带着三个儿子,去跟村里的其他人集合。
而他们这群孩子也没有吵着嚷着要去城里了。
现在最要紧的就是赚钱。
谁都不能阻拦他们老张家去赚钱,这段时间家里的院子都快晒不下了。
那边晒稻谷的地方都多出来一张席子,用来晒何首乌。
好在这两天的太阳也算是给力,估计再晒个几天,就能把这一批收进去。
到时候再把其他的拿去晒,也能够把这晒好的何首乌拿到城里面去卖钱。
当他们正在忙碌的时候,前去交粮的村里人都回来了。
老村长,来到村里的大榕树下拿着铜锣狠狠的一敲。
村里人听到声音的,赶紧都停下了动作
,王翠花忍不住皱眉。
也不知道是出了啥事,村长竟然叫他们集合。
等到村里人陆陆续续的往大榕树下走,张时安一眼就看到了他爹愁眉苦脸的模样。
在看村里今天一同前去交粮的男人们都是满面愁容。
一看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而当村长看的人差不多都到齐了,这才开口宣布。
原来是官府要征劳役,每家每户都要出一个男丁。
家里男丁超过三个的,哪怕是没有分家,没有分户
,也要出两个。
这话一出来,村里人天都快塌了。
眼见都快过年了,这个时候被朝廷征了徭役,这人还能好端端的回来过年吗?
要知道,每次被朝廷争了徭役之后,这人就算好端端回来了,那也得脱一层皮。
更多的则是,回不来。
不过往年一般都是开春之后或者是天气没那么恶劣。
现在眼看就要入冬,还搞这一出
,这家里人谁能够过个好年。
人群之中的老百姓们被这个消息打击的也不轻,哭天抢地,那真是天都塌了。
王翠花都忍不住眼前发晕。
他家三个儿子,虽说大孙子也算是半个劳动力,可到底也还是个孩子。
而他家,不多不少就三个,随便那两个儿子出去,都是凶多吉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转载请注明来源:秒读网miaodu.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