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读网

第四十一章 横渠书院

虎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秒读网miaod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斌首先想到的便是张载第一本著作《边议九条》。

当时西夏经常侵扰宋朝西部边境,大宋向西夏“赐”绢、银和茶叶等大量物资,以换得边境和平,此事对“少喜谈兵”的张载刺激极大。

宋仁宗庆历元年,张载二十一岁时,写成《边议九条》,向当时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上书,陈述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相比张载,原来的张斌的确是平庸之极啊!”张斌又想起因为《边议九条》而引发张载与千古名臣范仲淹的一些交集。

康定元年,范仲淹在延州军府召见了张载,后者谈论军事边防,保卫家乡,收复失地的志向得到了范仲淹的极大赞扬,但范仲淹说:“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

范仲淹认为张载可成大器,劝他作为儒生一定可成大器,不须去研究军事,勉励他去读《中庸》,在儒学上下功夫。

张载听从了范仲淹的劝告,回家刻苦攻读《中庸》,仍感不满意。于是遍读佛学、道家之书,觉得这些书籍都不能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又回到儒家学说上来,经过十多年的攻读,终于悟出了儒、佛、道互补,互相联系的道理,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

庆历二年,范仲淹为防御西夏南侵,修筑大顺城竣工,特请张载到庆阳,撰写了《庆州大顺城记》以资纪念。

“不过说起来,老爹当年考中进士年龄也不小了。”张斌脸上有着淡淡的讥讽,当然不是讥讽自己张载,而是对科举应试制度的讥讽。

嘉祐二年,三十八岁的张载赴汴京应考,时值欧阳修主考,张载与苏轼、苏辙兄弟同登进士,但张载却已经名声在外,在候诏待命之际,张载受宰相文彦博支持,在开封相国寺设虎皮椅讲《易》。

期间遇到了程颢、程颐兄弟,张载是二程的表叔,但他虚心待人,静心听取二程对《易经》的见解,然后感到自己学得还不够。第二天,他对听讲的人说:“易学之道,吾不如二程。可向他们请教。”二程由此在京中名声大震。

“老爹倒是谦虚,却成就了二程。”张载摇了摇头,对老爹这一点有些不认同。

张载进士登第之后,先后任祁州司法参军、云岩县令,著作佐郎、签书渭州军事判官等职。在作云岩县令时,政令严明,处理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推行德政,重视道德教育,提倡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

“在大宋,如老爹这样一心为国为民的好官虽然所占比例不会太多,但绝对不在少数。”张斌对宋时士大夫的气节还是比较认可的,但对他们做事的方法和手段,以及一些理念便不怎么认同了。

“怪不得老爹要送儿子去大顺城这等险地,老爹这是爱国忠君的典范,本身就对军事非常感兴趣。”张斌又想起一些事情,唏嘘不已。

张载曾创办“兵将法”,推广边防军民联合训练作战,还提出罢除戍兵换防,招募当地人取代。甚至还撰写了《经原路经略司论边事状》和《经略司边事划一》等,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前年,御史中丞吕公著向天子推荐张载,称赞张载学有本原,四方之学者皆宗之。

“这个老爹是真正有大能耐的人,但却未必会当官。”这是张斌对张载的评价。

天子召见张载,问他治国为政的方法,张载“皆以渐复三代(即夏、商、周)为对”。

神宗非常满意,想派张载到枢密院任要职。可张载认为自己刚调入京都,对朝廷王安石变法了解甚少,请求等一段时间再作计议,后被任命为崇文院校书,但却因为卷入新旧两党之争,受到牵连,直接辞官回到横渠,整日讲学读书。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书推荐

被退婚后,我绑定系统商城开大!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换亲十年后,残疾死对头为我哭红眼折红鸾悍女麴凰驭龙婿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三魂七魄归位诱梦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寻找轮回的你这个修仙过于日常横空出世的娇帝君穿成恶妇不装了,天灾将至赶紧逃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哇!女总裁是皇帝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万界神豪:咸鱼倒卖记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穿越三国:姐妹同心穿时空的女将军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我靠好运壮大家族离人终成相思意姝宠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闺蜜齐穿书,太子将军成弃夫表妹不欲攀高枝我是主母,也是孟婆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