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转载请注明来源:秒读网miaodu.cc
李泰的信和他说话一样,说话弯弯绕绕的。
大意是,兄弟都长大了,没有小时候那么亲密了。四月常棣花开,想和雉奴弟弟一块赏花了。
看上去是不痛不痒的流水账,但其中大有文章。
常棣花两三朵为一缀,常用以暗喻兄弟情。
相传,周武王姬发平定兄弟发起的三监之乱后,写下了《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典故,便是出自这里。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李治喃喃着,捏着信纸的手微微颤抖。
兄弟是谁?这信是给李治的,所以自然是李治。
外敌是谁?
除了那个突然横插进来的李明,还能是谁?
不会就因为在宗庙举办了一场稀里糊涂的仪式,雉奴你就真把那野孩子当成亲兄弟了吧?不会吧不会吧?
因此,李泰这封信的真正含义是:
联合李治,斗李明。
合纵连横,可谓是政治斗争的基础要领了,连狼群都会这么干。
站在李泰的角度,联合李治是明智之举。
因为他弱于李承乾、而又强于李治,老二、老三联手斗老大,是入门中的入门。
而优先干掉李明这个外生的不确定性因素,把形势拉回到大家熟悉的框架下,则符合各方的利益。
“要跟吗,要对那家伙动手吗……”李治眯着眼睛,似乎要从朦胧的字里行间读出答案。
对他来说,先对付李明同样符合他的利益。
因为李承乾和李泰已经斗了很长时间,朝臣们该站队的都已经站了。
晋王府正在收拢的,大多是朝臣中的中立派、以及太子党魏王党的边缘人物。
巧了,李明现在也在打那批人的主意。
从拉拢人才势力的角度来说,两人是直接竞争对手。
而且他和李明都住在立政殿,由父皇亲自抚养,年龄又最为接近。
父皇和世人,会下意识地将他俩进行比较。
货比货得扔,李治在这一点上是很理智的。
“要是没有李明……”
李治不由自主地握紧了手,将李泰的书信攒成了一团。
如果李明没有横空出世,就这么安安定定地烂在后宫的某个角落,或者说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李明。
天下会如何?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国家太平?他当皇帝?
不。
更有可能的是,父皇死于急病、皇家在九成宫之变中覆没、高句丽南下割据燕山……
李治发现,自己终究不能狠下心来,像他的兄弟那样。
彻彻底底地抛弃亲情和感情,完全从利益的角度出发。
“唉……”
李治长叹一口气,将李泰的信抚平,小心地揣进怀里。
…………
“唉……”
李治长叹一口气,定定地看着面前的早餐糖饼。
“你不吃我吃。”
李明很顺滑地摸走了糖饼,塞进嘴里。
在老唐的年代,吃口甜的不容易。
“小明你怎么又欺负你哥了,做弟弟的怎么能抢哥哥的东西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