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秒读网】地址:miaodu.cc
村民发现会写自己名字和会算术对生活的帮助非常大,等到秋收后,陆陆续续有人找到陈良和顾卿姿,表示要识字和算术。
五个大人,三个十二岁以上的孩子,加上高岁平、宋语竹还有张宝剑,一共是十一个学生要学识字和算术。
更多的人只对算术感兴趣。识字可以明事理长见识,但是需要经过长期学习到能阅读书本的程度。而算术能够一个月能学会百以内加减法,以后在买卖粮食和生活用品时能起重要作用。
村里二十来户人家,每家都有一个代表要到书院上课。一共是十五个学生要学算术。
学院今年要收束脩。由于很多人只想学一门课程,所以束脩是按照课程给的,一人一门课程给一碗的猪油或者蜂蜜。
当然,学生要自带烤火的木柴和书写用的炭笔和薄木片。
今冬的第一场雪在一天下午来临。那天清晨天空阴沉得可怕,寒冷干燥的风刮得屋檐下的腊肉乱晃。两只猫整天都把腊肉盯着,发出低沉吼叫声,不知是想吃肉还是把腊肉当敌人般仇视。
午后吃过饭,王华盛在后院劈柴,陈良把劈好的木柴抱回屋。突然间,她瞥见身旁一块白色絮状掉下,一抬头,只见大雪洋洋洒洒自天空落下。
“快敲锣,红松书院明天开学。”陈良扔下木柴跑进厨房,对顾卿姿说。
自从跑山以后,陈良发现铜锣的妙处。她买了一个铜锣,用来通知上课的铃声。
她们和要上课的村民商量好了,红松书院的开学日期也用铜锣通知。
顾卿姿保管着铜锣,此时她把铜锣取出来,由于忘不了铜锣声震撼人心的效果,她把铜锣交给王华盛敲。
王华盛拿着铜锣去门口,使劲儿敲了十下,不一会儿全村的人都知道明日红松书院开学的事情了。
农忙过后,大部分家庭还有人情往来和家中杂事。只有冬季下雪后,村民就很少出远门了,不再去亲戚家走动,家禽不出门觅食,人才算彻底闲下来了,因此下雪后的隔日,红松书院开始上课了。
早晨天一亮,王华盛天立马起床准备早饭。
早饭很简单,昨日做的馒头配上火炉上煨了一晚上的鸡汤,软烂入味的鸡肉一抿即化,浓郁的鸡汤配白面馒头刚刚好。他把鸡汤盛出来,馒头放在火炉边加热。然后拿着扫帚去了院子。
雪在昨晚半夜就停了,院子里的积雪不多,他赶在学生到书院之前把院子打扫干净。等到把院子扫完,他才回去吃饭。
陈良把给他留的鸡汤盛在一个海碗里,馒头放在火炉上加热。王华盛冰冷的手捧着暖和的海碗,鸡汤热气扑面而来的瞬间他的心里暖暖的,忙碌的一早上让早饭更香了。
和去年一样,冬季白日短暂,书院一天只安排识字和算术各一节课。
上午的学生不多,都是上顾卿姿的识字课的。
第一个到书院的是宋语竹。她是宋姐姐的亲妹妹。
宋家姐妹自从家里出事后,失去了爹娘后,跟着姑母生活,辗转两地才到关外定居。
宋语竹平日跟着姑母在地里忙活儿,家里种的粮食够生活。她手巧能绣花,买绣花换来的收入够日常开销。秋收后直接去了宋姐姐家住着,等着红松书院开学。
顾卿姿去宋姐姐家玩耍时看过她的绣花,回家对陈良说:是个聪明姑娘。
陈良帮村民猎野猪时,顾卿姿一个人天天去找宋家姐妹,她那时就跟着顾卿姿学一些识字的基础知识了。
今日是书院正式上课的第一天,她很早就到书院了,先把火坑点上,等其他人到了以后一起上课。
宋姐姐抱着宋十五一起到的。
宋十五现在八个月了,手脚有了力气,开始爬行和抓东西,对周围感知灵敏,开始表达出个人喜好。
说来也奇怪,陈良对小孩只是有保护的责任,完全不会因为小孩的可爱而忘了养小孩的艰辛。但是宋十五除爹娘外最喜欢的人就是陈良。
宋十五见了陈良就开始笑,伸手就要陈良抱,陈良随手给的手帕都能抱着开心半天。
此时宋十五一见了陈良就张开双手,冲陈良咿咿呀呀地喊,要陈良抱的意思。
“要不是她前日喊了我一声娘,我都会怀疑你才是她的亲娘。”宋姐姐乐得有人帮她抱娃,笑着把宋十五递给陈良抱。
陈良顺势接着她,坐在书院墙边玩。
顾卿姿最爱逗小孩了,宋十五长得白胖圆润,小圆脸胖嘟嘟的很可爱,她时常给十五做新衣、梳头发,拿着拨浪鼓逗宋十五玩,最爱抱宋十五了。
但是,她一抱宋十五,宋十五就板着脸,一副和她不熟被抱着很为难的样子。
今日宋十五更是连看都没看她,非粘着陈良。
往日宋十五不理她,她非得去捏脸逗人,把注意力拉过来。她今日忙,没那个闲工夫。
其他学生很快到齐,她开始新一学期的课程。
顾卿姿把去年教识字中出现问题总结到纸上,足足写了五页纸。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课程开展更顺利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和嫡女的种田日常》转载请注明来源:秒读网miaodu.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