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读网【miaodu.cc】第一时间更新《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最新章节。
第2o9章嫁不出去
锦岁过去指点她们,布置成流水线模式,绣娘们熟知全套流程,但想度快,可以只教女工们做熟其中一道工序。
以流水线的模式来作业,不光省时省力,度还会大大提高。
燕十一全程跟着锦岁,跟她指挥,只觉知识以一种狂暴式的模式进入大脑,他想留住点什么,可又说不出来。
“还能这样吗?原来不用学完全套,只要学会其中一样,就能上岗作业!”
锦岁叹道:“这是工坊大规模作业的模式,可这样一来就很难培养出创新上的人才。
我建议让绣娘们带几个有资质的女学生,系统性地学习全部流程,而普通的女工,只要熟练掌握其中一个环节就行了。
如此一来,你们也不用担心有人高薪挖走人才。”
燕十一激动地拍着折扇:“我要把这个法子告诉大哥!
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不对,你的心是莲蓬吧?这么多心眼?这样的法子都能想得出来!
要搁以前,学徒不学个两、三年根本不可能上手,现在好了,只要三、五学会其中一样工序,就能上岗。
我还担心培训女工要很久呢!
看来根本不用,咱们今年就能推出燕家羊毛料子。”
锦岁朝他翻个白眼,就说你读书少嘛,连夸人都夸得这么难听!
什么叫我的心是莲蓬?你咋不说是蜂窝呢?吓死人了!
“其实很多行业都可以采用流水线作业模式,工人简单培训就能上手。
当然,想提高产量最重要的就是改良工具,看看你们的纺织工具。
竟然有脸说,百年前就是这么用的!
难道这百年来,你们燕家就没想过请工匠改良?”
燕十一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这个还真没想过,大家都是这样做的嘛!”
“也是,大家都是在鞑子打来的时候关上城门不管嘛!
要不是我这个假戾王跟大家不一样,你们也别想跟北疆通商。”
燕十一更惭愧了,确实如此,为什么百年来大家都没想过改变呢?大到跟北疆和朝廷的政策,小到纺织机改进,甚至一个大棚蔬菜,都没人想过。
都知道冬天青菜难得,士族有用温室种花的,有在温泉庄子种菜的,为什么没想过用温室大规模种菜呢?
瞧人家边城,光靠种冬菜,就赚出全军几年的口粮来。
纺织机也是,季姑娘在燕家住的这段时间,看着女工们纺织,听她们抱怨摇得手酸,累得手抬不起来,一天也只能纺织那么一点布料。
季姑娘立即叫来工匠,她一通说一通演示,工匠一通改,结果把手摇轴改成腿踩踏板。
站着纺织变成坐着纺,两只脚轮流踩,手负责整理线轴,那效率瞬间提高了三倍不止!
效率高了,人也轻松了。
季姑娘还不满意,喃喃地说着什么‘暂时只能这样,等有蒸汽机带动就度就快了’。
亲眼见过之后,燕十一更加佩服锦岁的脑子,偶尔被她说笨,他一点意见也没有。
这天下也没几个人比季姑娘聪明,被她说笨自己认了。
他觉得要是能留季姑娘在自家住上几个月,各行各业都带她去瞧瞧,她随便指挥一下改进一下,对燕家来说就是财富。
怪不得大哥总爱跟季姑娘聊正事,一聊要聊上几个时辰。
以前他听不懂,觉得听得犯困脑子晕。
现在被季姑娘带在身边,手把手地教,燕十一有点开窍了。他现在的口头禅都变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重回年代赶海打猎》《成为神明的我只锤奇观》【新笔趣看】《打赢复活赛后被遣返龙族》《晋末长剑》《鉴罪者2》《苟在修真世界》《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又逢君》《华娱之别和我谈艺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