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读网

第41章 惊起复徘徊

乐从心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秒读网miaod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滁州期间,韦应物最着名的一首诗,当属《寄全椒山中道士》。秋风秋雨之夕,诗人怀念山中的一位道士,想携酒去安慰老友又无从寻觅的惆怅之情,寄托了诗人深挚的情愫和淡远的情趣。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全诗情感和形象的配合十分自然,萧疏中见空阔,平淡中见深挚,形象鲜明,情味幽远,堪称“化工笔”。

随着时光的流逝,韦应物慢慢适应了滁州的风物人情,他那年少时的雄心也日渐消磨。滁州的水光山色,正吻合了倾心于儒佛之道的心境。

韦应物时常告诫自己,也许,这里才是他的最佳去处。于是,南池和北楼成了他和好友们最常去的地方。有时,他还和同僚或者下属一起策马去东冈打猎,那些“噗噗噗”飞起的野鸡虽不能百发百中,但韦应物在游猎中,仿佛重现少年时灞水边的矫健身影。

就这样,西涧美丽的风光吸引了韦应物,一首成就了韦应物自己、也张扬了滁州的《滁州西涧》,就这样从他的笔下流出。

诗人在西涧河边,看到那些蓬勃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的丛林深处,不时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了,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这是定格在韦应物心中的美景,不假思索,不必琢磨,信手拈来。

每年春天,喜欢游走琅琊山的韦应物,不时会从琅琊寺前移来杉树、茶花,栽在衙署前。

琅琊山几乎就是一个天然的药圃,在当地山民的引领下,韦应物又挖了许多草药栽在自己开挖的空地上。听说黄精是大补的中药,韦应物又挖了不少,在官舍里煲汤,屋内屋外都飘散着浓郁的香味。

“好读神农书,多识药草名”,沉醉在琅琊山林岚水月中的滁州刺史,几乎成了山民药农。

在滁州,韦应物坚持“简政”和“仁政”的为官思想,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让滁州面貌一新、物丰民乐。

在韦应物的仁怀德政之下,滁州人民寡讼,公务消闲。夏夜之时,月暗竹亭,流萤拂席,韦应物或秉烛夜读,或遣兴夜游。许多浸润着水光草香的诗句,像山涧之水突涌而出,流布四方。

闲暇之时,韦应物也在驻军里安排些文体活动,“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一千二百多年前,韦应物的滁州就开始了足球的游戏。同时,诗人还领着一帮人在琅琊山的树林里,扑打吆喝赶跑老虎,然后席地而坐喝起小酒,潇洒惬意自不必说。

韦应物写下名篇《滁州西涧》的那一年秋天,他的大女儿出嫁,诗人为此写下了感人至深的《送杨氏女》。

韦应物看着女儿就将成为别人家的孩子,眼泪是唰唰的往下流。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妻子早逝,长女如母,韦应物的小女儿就是由大女儿一手带大的。此时,女儿远嫁,作为父亲不免伤感不舍。

但是他也没得选择,只得强忍悲痛,叮嘱道:“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他让女儿遵守妇道,相夫教子,不过是希望女儿幸福。

可是当女儿真的走出家门,当他回家看到空荡荡的屋子,韦应物又忍不住流泪,尤其是看见自己的小女儿。“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书推荐

谬接瑶华枝换亲十年后,残疾死对头为我哭红眼穿越三国:姐妹同心我是主母,也是孟婆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诱梦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姝宠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穿成恶妇不装了,天灾将至赶紧逃折红鸾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悍女麴凰驭龙婿被退婚后,我绑定系统商城开大!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万界神豪:咸鱼倒卖记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落在荒年崽崽很闲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离人终成相思意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三魂七魄归位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横空出世的娇帝君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表妹不欲攀高枝穿时空的女将军这个修仙过于日常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