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
秦老三的儿子秦淮海回来了。相亲倒是还算成功,女方家是离秦家村二十多里的老狼窝。
女方15岁,年纪也小。但是就像秦老三下午说的,现在农村孩子结婚基本都是这个岁数,结婚证很少有去办的。
公社宣传了很多次,但是效果甚微。平白无故谁往公社跑啊,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去过,别看就只有十多里路。
因为大家跑出十多里外都是必须有目的性的。比如走亲戚。没有目的跑那么远干嘛啊。买东西不花钱吗?哪有钱花。
过年的时候有需要买点的,家里老爷们去就行了。所以老人和女人很少有出门的。
而领结婚证跑的远不说,还要花钱。虽然不多,但是对农村人来说,这钱我完全可以不花啊。拿那么一张纸,钱跟扔了有区别吗?
我们说结婚了那就是结婚了,要你证明个啥。你不证明我们就不过日子了咋地。
为此公社也头疼,这事儿也没法强制,都是乡里乡亲的,拐几个弯都能论上亲戚,咋管。现在连扫盲都推行不下去呢,还有闲心管这事儿呢。
刚解放十年,要管的事儿太多了,根本就管不过来。
女方同意这门亲事,但是总得要有点条件吧。让秦老三一家挠头的就是这个条件。其实要求也不多。女方要一床新被子,八块钱彩礼。二斤棒子面。注意,不是玉米面,是掺了玉米芯的棒子面。
条件不高也得看放谁身上。放到秦老三家就是高得他有点承受不起。
如果没有郝宇杰的到来。秦老三更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他家三口人挣工分,到年底结算回来的一家人口粮还稍有不足,这两年钱更是一点都没有。就这还算好的,至少不欠生产队的。
八块钱彩礼就是天价。这年景借都没地去借。好在郝宇杰给拿了二十斤玉米面,自己掺点玉米芯粉,拿黑市上去卖去,彩礼钱也能解决。但是一床新被子是万万没办法了。
没有布票,没有棉花票,现在的棉花票更是稀少珍贵,城里一人一年才有半斤棉花票,一床被子少说三斤,冬天的怎么也得五六斤。真要想保证取暖那得十斤,这个年月没人那么奢侈。而且假如说,走狗屎运捡到这两种票了,那也没钱买。
所以秦淮海和媒人回来以后,秦老三就坐在炕沿上一个劲的吧嗒吧嗒抽着老旱烟,也不说话。秦三嫂也是愁眉苦脸。
秦京茹更是不敢掺和,只是在外面剁草。郝宇杰问了,原来那是野菜,剁碎了煮棒子面糊糊吃。七比三的那种比例,棒子面三。
“王媒婆,他们老张家也不诚心结亲啊。他家的要求现在你看看有几家能做到的。要是没相中就直说,何苦提这么高要求难为人呢。”
秦三嫂在那埋怨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守寡后我重生了》《破云》【秒读网】《穿到古埃及饲养法老》《团宠幼崽爱护计划》《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谁让他修仙的!》【趣读吧】《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落崖三载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