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晚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秒读网miaod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齐三十五年,北临周国屡屡进犯,边境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齐皇大怒,亲派第五子骆闻领兵征讨,誓要将周国彻底收服。
五皇子果不负众望,仅用一年时间便将周国打的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然而,五皇子却并未成为大齐功臣,反倒被御史屡次弹劾,称五皇子惨无人道,竟下令屠城惨杀老百姓,其行实在令人发指,罪不可恕。
近日又有传言,五皇子为了尽快收复周国,派人摸进周王宫,将周国刚五岁的小太子虏了去,逼迫周王降服。
周国奚皇后痛失亲子悲痛欲绝,又因惊吓过度,不过几日便香消玉殒。
周王悲怒交加,当朝口吐鲜血,声称誓要与大齐决一死战,遂联合周边小国,欲与大齐一战到底。
消息传到大齐,朝野上下一片哗然,声讨五皇子之声更是不绝于耳。
一时间,五皇子被世人视为洪水猛兽,恐避之不及。
不过几日,又传来消息,五皇子终以周国太子为质,迫的周国退兵,并签下二十年互不侵犯之约。
那周国的小太子也将随军而来,居于大齐为质。
朝堂上风起云涌,京城大街小巷的人也颇有些人人自危的唏嘘,仿佛那二十年之约乃是大齐耻辱。
国不安,家亦是不宁!
仁武侯府一间静室里,大姑娘宋锦婳正双手合十跪坐在蒲团上,乌黑的长发自肩头滑落,柔柔的搭在胸前,露出半截如白瓷般光洁的脖颈。
她双眸微闭,狭长的睫毛微微下垂,红唇轻启,不知默念了些什么,神情专注而又真挚,虔诚如信徒,生的琼姿花貌、耀如春华,竟比神座下的仙子还要出脱几分。
默念完毕,她对着香案连叩三个头,缓缓挺直身子,这才掀了掀眼皮,一双黑眸里水波流转,明明是清澈溪泉,却偏偏深不见底。
她静静的望着上头的佛像,连日来的心潮汹涌,终是渐渐消逝,恢复了安宁。
稍怔片刻,她紧抿的嘴角微微扬起,流转的眸子里含着笑意,低喃一声,“天意,都是天意呵。”
她可不是真的仁武侯府大姑娘宋锦婳,身虽是宋锦婳的,但芯子早就换成了周国的奚皇后。
就是那位因儿子被虏而伤心欲绝,香消玉殒的奚皇后。
她本以为自己已经死了,却不料一睁眼就到了大齐,还成了仁武侯府的大姑娘。
仁武侯宋英博的威名,她在周国时便已听过多次,英勇善战,足智多谋,为大齐立下汗马功劳。
仁武侯立下的这汗马功劳里自然有她周国将士的热血,当年,父亲曾亲口对她说过,宋英博以一当十势不可挡,直杀到周国城门,死伤无数,就连父亲都差点死于其刀下。
就连老周王,都不得不赞其一句天之英才。
但英才若非我所用,便为心腹大患!
所以,她,奚皇后,与这仁武侯府,与这大齐,也算是隔着家仇国恨。
尤其那五皇子骆闻,抢她儿子,害她性命,更是她心中不共戴天的仇人。
想到胁为质子的儿子,她心间一酸,上天定是不忍她与亲子生离死别,才将她送到这里。
而她也相信,她一定能再见到儿子,将他带离大齐这虎狼之地,平安回到周国去。
她眼角柔光一闪,随机变得狠厉,除此之外,她还要将这仁武侯府搅乱,损齐一员大将,挫一挫这大齐锐气!
她要让大齐那狗皇帝狗皇子瞧一瞧,她的周王才是天之英才,她这个周国的奚皇后,亦不是那娇软可欺的弱女子。
“姑娘,姑娘……”一阵疾呼蓦地自门外传来,打破了满室静寂,愈发显得突兀而又急躁。
宋锦婳收起面上冷笑,侧首望向门边,缓缓的站起身,心里头却是鄙夷不已。
仁武侯府也算是世家大族了,半点子规矩都没有,这要是在她的宫里,如此大呼小叫定要被堵了嘴扔出去受罚的。
急匆匆推门进来的是宋锦婳的贴身侍女红书,许是跑的太快,一张脸微微发红,面色更是掩不住的焦灼,“姑娘,不好了,不好了……”
宋锦婳漫不经心的抬眸看她一眼,“出什么事了,慢慢说。”
红书自知有些不妥,但事有轻重缓急,此刻也顾不上许多了。
她不敢啰嗦,忙将前因后果一股脑倒出来,“姑娘,二夫人不知怎的撞了林姨娘,据说林姨娘动了胎气,林姨娘非说二夫人是故意要害她肚子里的孩子,二夫人这会儿正被几个婆子摁着哪。”
宋锦婳挑眉看一眼红书,刚想训斥一句‘这有什么可紧张的?旁人的事与我何干?’。
念头陡然一转,忽的又反应过来,红书嘴里的二夫人是宋锦婳的嫡亲母亲。
亲母出了岔子,做女儿若如此淡定漠然必遭人怀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